2025-04-13 13:47 点击次数:72
奥巴马创造了美国政坛的历史,成为首位黑人总统。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在经济和国际关系等方面都实现了显著突破。
不过,在2016年总统大选时,特朗普曾口出狂言,声称:"奥巴马可能会被后人评为美国最糟糕的总统。"
【“经济之失”:奥巴马与特朗普之政策分歧】
说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种说法太过离谱。不同时代的总统很难放在一起比较政绩,就算把奥巴马做的事一件件拿出来看,他不仅算不上失败,反而可以算得上是最优秀的总统之一。
特朗普这番话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个人立场。去掉那些夸张的作秀,他和奥巴马在很多政策上的观点完全不同,这让他对奥巴马本人及其政治成就非常不屑。
特朗普后来在各种场合反复批评奥巴马,称他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糟糕、最不成功的总统。不过,特朗普最初以商人的身份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提出质疑,并在就职后立即对奥巴马及其民主党留下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
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主要围绕三个核心目标展开: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革医疗体系。
奥巴马刚上任时,美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他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收拾经济危机留下的烂摊子,想方设法让美国经济重新振作起来。
奥巴马刚上任时,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国家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具体来看,2009年财政年度,联邦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3.9%,但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就涨到了5.5%。
奥巴马政府通过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财政赤字。美国经济逐步恢复,为政府收入增加和赤字减少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美国政府的财政缺口缩小到439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这是自2007年以来最小的比例。不过,当时的共和党却批评奥巴马政府让国家开支“失去控制”,后来上任的特朗普也持同样观点。
如果说奥巴马在财政政策上的行动只是让共和党找到了批评的借口,那么他在金融监管上的举措则实实在在地触动了共和党的核心利益。
2010年,美国出台了一部名为《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的重要法律。
这份法案刚一露面,就引发了共和党的激烈抵制。他们批评说,法案内容存在明显漏洞,无法有效约束对冲交易行为,也无法应对当今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
实际上,这项法律填补了美国金融监管的空白,把过去出了事才管的做法改成了主动预防。它能有效防止大范围金融危机的发生,减轻经济动荡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位被称为美国史上最"糟糕"的总统,顶着各方势力的强烈反对和威胁,推动了一项堪称罗斯福新政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改革方案。
再看特朗普,2017年1月,他签了个命令,搞了个美国史上最狠的减少管制的动作。他还批评了奥巴马政府搞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说这玩意儿让银行越搞越大,小地方的金融机构却越来越小。他骂这个法案会让老百姓交的钱被拿去救那些乱七八糟的金融机构。
2017年6月,《金融选择法案》在参议院获得批准,这部法律对《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主要规定做出了调整。特别是取消"沃尔克规则"这一决定,连共和党人都感到十分惊讶,认为这个做法太过激进。
特朗普政府减少金融管控,主要是想刺激房市增长,同时帮大中银行省下监管开支,以此吸引外资留在美国。从眼前看,这些举措好像没啥问题,这也解释了为啥他总批评奥巴马的经济政策太过谨慎、不够灵活。
问题在于,从长远角度看,如果金融监管放松,那些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可能会做更多冒险的生意。看看过去的情况,比如80年代的储蓄贷款危机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我们就能明白,放松监管很可能会带来又一场严重的金融风暴。
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奥巴马在2011年的国情咨文中强调,政府要在五年内推动企业开拓市场,确保98%的美国民众能够用上新一代高速无线网络服务。
要是这个经济政策一直执行到现在,那么今天美国的所有地方都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2009年,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一项重要法案《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专门拿出一千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的教育发展。这笔巨额资金为美国教育系统带来了重大变革,为学校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奥巴马当总统时,经常强调要重视职业培训,同时控制大学学费的过快增长。为此,他推动了一系列政策,比如调整了学生资助体系,还下调了学生贷款的利息负担。
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美国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同时也大幅缓解了大学毕业生偿还助学贷款的经济负担。
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企业创新,包括健全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加资金投入、实施税收减免等政策,从而将企业创新纳入国家整体创新战略中。
2011年,美国总统在年度国情咨文演讲中,至少十次提到了"创新"这个关键词。
他指出,"创新"是美国人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
特朗普当总统那会儿,大力推行贸易保护政策,整天喊着“美国第一”。结果,国内经济搞得一团糟,国际形势也不乐观。这样一来,反智思想和民粹主义就泛滥成灾,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个个都提心吊胆的。
2010年,奥巴马政府成功推动国会通过了《平价医疗法案》。尽管特朗普认为这是最糟糕的政策,但这一法案实现了美国历史上首次全民医保覆盖。法案实施后,约2000万低收入者终于获得了医疗保障。
这次医保改革本质上是在推动社会公平,通过调整联邦财政收支,让高收入群体承担更多责任,从而帮助经济困难的人群获得医疗保障。简单来说,就是用富人的钱来补贴穷人的医保费用。
这种做法很可能会损害美国其他方面的利益。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为了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推出了一项新的减税计划,同时废除了《平价医疗法》中对不购买医保者进行处罚的规定。
奥巴马最让人遗憾的地方,是他那种着眼长远、顾全大局的执政理念,在特朗普政府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的作风面前显得格格不入。奥巴马在位时为美国经济贸易体系和基础建设打下的根基,很多都被特朗普上任后推翻或破坏。
美国政治体系的一大特点和严重问题就是政策经常变来变去,很难持续。特朗普和奥巴马这两位总统在任期间的对立态度,正好暴露了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的缺陷。
【“外交怪圈”:“多边主义”vs“美国优先”】
美国政治体系确实存在政策缺乏连贯性的问题,但像奥巴马和特朗普这样执政理念完全相反的总统,在美国历史中也是很少见的。
特朗普当选总统被视为一次出乎意料的重大事件。
过去,奥巴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将外交策略与经济、政治和军事行动紧密相连,他坚持的是一种既谨慎又包容的多边合作方针。
奥巴马政府特别看重"巧实力"这种外交手段。
"巧实力"指的是美国在外交活动中,为了达成其战略目的,需要灵活结合军事、经济等硬性力量和价值观、文化等软性影响,采取综合性的策略,把不同资源和手段巧妙地整合起来。
奥巴马政府觉得,外交可不是小事,一点变动就会影响全局。之前那届政府过于迷信武力,搞单边主义那一套,只会让美国在国际上越来越被动。
在中东地区,奥巴马政府努力改善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同时,与之前被美国视为"问题国家"的古巴、朝鲜等重新展开交流;在与长期盟友的合作中,更加强调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并充分利用各种国际组织平台的作用。
奥巴马的各项政策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成功改善了美国日益下滑的国际形象。他在全球重要事务上的表态,也提升了美国在道义和领导方面的地位。
但特朗普这边,从头到尾都在唱对台戏。
特朗普在竞选时,就明确提出了“美国第一”的口号。
在他看来,以奥巴马政府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战略让美国陷入了困境。他强调,美国应该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尽快摆脱当前的被动局面。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极力贬低的那些"麻烦"和"包袱",其实正是奥巴马多年苦心经营留下的外交成果。
像TPP这样的国际经贸组织,以及美国与韩国、墨西哥、日本等国家签订的双边贸易协议,还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移民公约等,在特朗普执政期间,都被他逐一放弃或重新调整。
对外贸易往往体现一国的外交方针。与主张开放经济的奥巴马不同,特朗普更倾向于采取保护国内经济的做法。他直接提出了"雇佣美国人"和"购买美国货"两个明确要求,并大力倡导美国企业将生产基地搬回本土。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与奥巴马时期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核心地位截然不同。他主张让美国从繁杂的国际事务中抽身,专注于自身利益,不愿被国际义务所牵绊。特朗普试图重新调整全球责任分配,弱化美国自二战以来的世界领导地位。对于奥巴马政府的外交遗产,他视之为束缚,急于摆脱这些在他看来限制美国发展的政策。
其次,奥巴马政府曾明确倡导在军事领域实现“无核化世界”的构想。
在核武器政策方面,奥巴马政府提出两个主要方向:一是要让美国核武器的情况更公开、更清楚;二是要减少核武器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核心作用。
此外,要大力推动国际间协作,采取签署协议、签订合作文件等方式,深化与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主要国家在核能安全领域的协作关系。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改善国际社会对我们的看法,同时防范核武器落入恐怖分子手中的风险。
2015年,在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关键时刻,他的政府通过积极的外交谈判,成功促成了《伊核全面协议》的签署,这成为他执政后期最亮眼的外交成果。
特朗普强烈批评奥巴马政府过于依赖外交手段,认为这导致军费开支被大幅削减。
他表示这种做法"削弱了美军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会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利益。
特朗普认为,只有展现强大实力,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
在他看来,当前国际安全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美国必须加大军事投入、提升国防实力,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国家安全,实现持久和平。
刚一上台,他就立刻提出要大幅增加国防预算,金额高达540亿美元。这笔钱主要用于改进导弹防御体系、更新核武装备,同时还要把网络战实力提升到世界顶尖水准。
特朗普大力推动军队发展本无可厚非,但他总是把军事放在首位,认为外交就是示弱,这种观点显然不太妥当。
在特朗普当总统的时候,他的外交政策明显是在跟奥巴马对着干。这种做法严重削弱了美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威信和影响力。
【“竞争姿态”:奥巴马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
虽然奥巴马和特朗普在对外策略上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区别只是在于他们做决定的方法和考虑问题的角度。
特朗普对奥巴马的不满和争执,在美国对华政策方面表现得最为激烈。
总的来说,奥巴马在应对中国时采取的依然是美国那套灵活的外交手段。他一方面想保持中美之间关系的平稳,另一方面又试图对中国快速增强的实力加以限制。
奥巴马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明确表示两国合作的重要性远超竞争。
奥巴马在亚洲多国访问时反复强调,中美两国是合作关系,美国不会对中国实施过激的压制措施。他相信,"一个强大且负责任的中国对全球都有益处"。
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首次访问中国后,中美两国在经济复苏、核不扩散、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展开了频繁的对话与协作,双方的合作关系持续深化。
中美关系就像天气一样时好时坏,有时温暖如春,有时又冷若冰霜。
2010年初,美国奥巴马政府决定恢复向台湾出售武器,之后又安排了与达赖喇嘛的会面。在中期选举期间,他们还多次公开谈论中国的内部事务,试图通过展示强硬立场来争取更多选民支持。
奥巴马政府经常毫无理由地限制在美中企,还对中国商品随意展开调查。这表明,奥巴马一方面指望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帮助全球经济摆脱困境;另一方面又害怕中国的补贴、投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会增强国家实力。
奥巴马因此被称作"笑面虎",他的政府对中国表现出的友好态度,实际上是想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分担更多责任,减轻美国的负担。这种策略看似温和,实则暗藏美国想继续保持主导地位的意图。
与奥巴马相比,特朗普在推卸国际责任时显得更加直接和鲁莽。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局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在特朗普政府看来,中国不仅是竞争对手,还是一个可以转移压力的目标。
特朗普惯于把中国、俄罗斯等国当成对手,借此缓解国内矛盾。他多次推翻奥巴马的对华策略,背后也有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在作祟。
把中国的发展说成是奥巴马政府放水的结果,这能让他在中期选举时保住面子。
邹鑫在其2020年完成的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对特朗普和奥巴马两届政府的外交思想和政策制定进行了对比分析。
到此结束。
Powered by 大满贯平台网址dmg588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